农林水利系统工会建立“抗震救灾伤残职工康复中心” tujian.org 地震灾区职工有了“康复之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图社电(记者郑莉) 四川广元气象局职工彭秀琼在地震灾害中失去多位亲人而致神经衰弱,长期失眠;林业系统职工廖禄树左脚跟骨骨折,必须借助拐杖才能行走。日前,他们来到位于重庆的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抗震救灾伤残职工康复中心”,经过一周的专业理疗和心理干预,彭秀琼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廖禄树则扔掉了拐杖高高兴兴回了家。截至目前,已经有4批共259名职工来到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80%以上获得彻底康复或不再需要医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12汶川大地震不但造成了巨额损失,更在受灾群众身体和心理上留下了无尽的伤痛。因此,灾区职工身心康复成为灾后重建的工作重点之一。经中华全国总工会批准,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将所获抗震救灾款用于四川灾区农林水利系统伤残职工灾后康复工作,在重庆五指山工人疗养院和重庆北温泉工人疗养院建立了“抗震救灾伤残职工康复中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更好地组织筹备康复中心建设,中国农林水利工会与四川省总工会分别成立了抗震救灾伤残职工康复疗养工作领导小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又制定了伤残职工康复工作的实施方案,下发了有关通知,明确了一系列实施细则。为使康复人员能够尽快重获健康,康复中心对原有疗休养人员活动场地进行重新改造,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充实、更新了一批理疗设备,并选拔了一批技术好、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成立“康复保健组”,为伤残职工提供所需的治疗、理疗等服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针对每批参加康复疗养的伤残职工,康复中心都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采取医疗按摩、电疗、体疗等康复治疗,帮助他们早日恢复身体健康;通过专业心理医生的心理干预、联欢参观等文娱活动,抚平他们的心灵伤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过一周的康复治疗,绝大多数伤残人员疗效显著。9月19日至10月31日,四批接受康复疗养人员中,38.2%的人得到彻底康复,17.4%则表示伤痛得到明显好转,有43.2%不再需要医治。 tujian.org “虽然接受心理治疗人员对地震的恐惧感已明显减轻,但尚未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完全解脱出来。我们今后将加大对心理伤害较重职工的关注,并将康复疗养推广到更多灾区职工中,为他们建立一个‘康复之家’。”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