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海峡两岸工会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11月8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孙春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天,“2008海峡两岸工会论坛”在风景如画的博鳌隆重开幕,来自两岸工会和劳动界的新老朋友相聚一堂,共商“三通”与工会作用等共同关心的话题,这是海峡两岸工会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两岸工会和亿万职工拥护“三通”、支持“三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烈意愿。首先,我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同志的委托,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前来参加论坛的台湾工会和劳动界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出席论坛的各位代表和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tujian.org 2006年9月,我们在北京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工会论坛,围绕“和平、发展、工人权益”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取得了许多共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次论坛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海协会与海基会经过协商正式签署四项协议的背景下召开的。论坛以“通邮、通航、通商与工会作用”为主题,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的精神,把握两岸大局,紧跟时代步伐,坦诚交换意见,深入进行研讨,符合两岸职工和工会的迫切要求和共同利益,符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符合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时代潮流,标志着两岸工会和劳动界的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相信,在各位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论坛将进一步凝聚两岸工会和劳动界共识,深化交流与合作,对继续促进“三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继续促进“三通”,密切两岸人员的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也是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条件。30年来,两岸交流经历了由暗转明、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今年3月以来,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得以实现,规模不断扩大,海协会和海基会近日签署的海运、空运、邮政、食品安全等四项协议,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开辟便捷的路径,带动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的里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是大陆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大陆经济持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大陆的繁荣进步,不仅造福于大陆同胞,也给台湾同胞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为实现两岸“三通”、密切经济交流合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使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登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平台,两岸关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tujian.org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以来,大陆先后经受了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严峻考验,体验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举办和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台湾同胞始终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有力支持,表现出两岸同胞患难与共的骨肉深情。不久前,我们成功召开了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提出了今后5年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强调要扩大同台湾地区工会和劳动界的交流交往,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面对新的形势,我们愿与台湾工会和劳动界的同行与朋友们一道,抓住机遇,积极、认真、有效地开展交流与交往,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研究两岸职工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在此,我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谈几点意见,与朋友们共同商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抓住历史机遇,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实现两岸同胞福祉,是两岸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也是两岸职工和工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追求。近一个时期,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可喜进展,经贸交流在全球经济增速减缓的大环境下保持整体平稳发展,两岸交流合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对两岸实体经济产生了影响,两岸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工会在维护劳动者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切身利益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面对这种新形势新挑战,我们愿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原则,与台湾工会和劳动界一道,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从两岸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继续加强协调、携手合作,累积共识、共同应对,利用业已建立起来的交流渠道和平台探讨两岸劳动领域涉及的重大问题,务实解决两岸职工和工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促进两岸人员交往的不断扩大和经贸交流的不断深化,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繁荣昌盛作出最大的努力,不辜负两岸职工的共同期待。 tujian.org 二、发挥工会优势,继续促进“三通”深入发展。自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以来,大陆方面为实现两岸通邮、通航、通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实现直接、双向、全面 “三通”,是促进两岸经济互利双赢、提升两岸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保障和改善两岸人民福祉的必然选择,也是扩大两岸人民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互信共识、开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保证。实现“三通”不仅造福于两岸职工,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而且也是两岸职工的共同责任,有赖于他们的努力推动。目前,大陆工会会员达到2.09亿人,岛内工会会员也占了岛内劳动力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两岸职工是促进“三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完全有能力在继续促进两岸“三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两岸工会和劳动界应携手合作,在航空、海员、邮电等直接涉及“三通”的产业中,充分发挥产业工会的作用。在两岸空中直达航路、包机常态化和两岸定期航班、在两岸海上直航和通航便利化、在两岸直接通邮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我们愿通过本届论坛进一步商讨,充分发挥两岸工会的特点和优势,凝聚两岸职工和工会的智慧与共识,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打开思路、挖掘潜力,努力巩固和积极发展目前两岸“三通”中出现的有利局面,排除和化解 “三通”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障碍,团结动员亿万职工拥护“三通”、支持“三通”、广泛号召亿万职工为两岸“三通”勇挑重担、多做工作,为促进两岸“三通”全面发展作出扎扎实实的努力,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夯实交流平台,深化两岸工会合作。以民为本、为民谋利,是促进“三通”、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经济广泛交融,对两岸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较大、职工利益面临困难和挑战的新情况下,两岸职工和工会有着许多共同关切,应该加强相互交流和借鉴,共同探索和研究,共渡难关。长期以来,两岸工会共同致力于维护两岸职工合法权益,双方在劳动立法、工业安全、劳动保障及职业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在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也逐步展开。特别是在推动《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和《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上,在加强两岸“三通”相关产业工会工作和台资企业工会工作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首届海峡两岸工会论坛召开后,两岸工会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中华全国总工会与台湾全岛性主要工会、主要县市工会都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大陆四分之三以上的省级总工会实现了与台湾工会的双向交流,民航、铁路、海员、邮电、能源化学等产业工会与台湾相关产业工会建立了固定的交流合作关系。我们高度重视并十分珍惜在两岸工会共同努力下业已建立起来的兄弟情谊和合作关系。目前,两岸交流合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岸职工对于加强两岸交流往来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两岸工会和劳动界开展交流合作的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备。我们应当把握机遇,认真研究两岸工会的合作机制,强化交流渠道,夯实交流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推广经验,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积极开展两岸职工技术、文化、旅游等方面实质性合作,更加广泛地团结两岸职工,努力探索符合两岸职工要求、适合两岸工会自身特点的交流合作途径和办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继续加强两岸经贸和人员往来,增进相互理解和共识,共同开辟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新未来,是我们面临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合作,同心协力,为继续促进两岸“三通”全面发展,造福两岸职工,推进两岸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后,预祝“2008海峡两岸工会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