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社西安5月13日电(记者梁娟)记者从陕西省气象局1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十五”、“十一五”的现代化建设,陕西省投资约3.7亿元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初步建成。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和重大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实时动态监测,并完善了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陕西处于内陆腹地,是我国气候高度敏感区,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引发灾情重等特点,是我国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据统计,近年来陕西省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至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陕西省气象局副局长杜继稳介绍,目前,陕西省位于西安、延安、榆林、安康、汉中、宝鸡等地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建成并投入业务使用,商洛正在建设之中。卫星云图接收系统,每15分钟可接收一次我国气象卫星观测的卫星云图。全省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00个,建成100个地面自动气象站、1126个区域自动气象站、4个探空站的气象要素监测网;建成包含1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93个土壤水分监测站、200余个生态气象观测站的农业生态监测网;建立了高速公路气象灾害监测网、雷电灾害监测网、酸雨监测网、大气成分监测站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体系,明显提高了全省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也不断完善,目前已建立了中期、短期、短时临近预警等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和气候预测业务系统,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预警能力明显增强。地质灾害预报、森林火险等级、流域面雨量、雷电灾害、病虫害、粮食产量等预报业务系统不断拓展。这些信息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12121”电话、网络、电子显示屏气象信息制作发布系统,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另外,陕西省气象局从2007年开始在全省各乡、村以及城镇社区等设立气象信息员,气象部门预计有灾害性天气出现时,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送给气象信息员,气象信息员在第一时间通过村委会大喇叭、电话等各种手段将预警信息及时通知给广大群众,为公众防灾避灾争取宝贵的时间。截至2008年底,已在103个县区建立了13246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这支力量对基层的灾害防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