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特写:金融危机下一家澳门点心铺的忧思与梦想
2009-05-14

中图社广州4月17日电(记者查文晔 王攀)凤梨酥、杏仁饼、千层酥、鸡仔饼……在第10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进口商品展区,一家澳门点心企业展位前诱人的点心,吸引了不少过往客商驻足品尝,一探究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展位负责人,澳门钜记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监控部主管梁振光介绍,钜记创办于1997年,由一家从手推车开始的小店铺发展成在澳门有9家分店的食品公司,并且连续7年成为澳门手信食品的销量冠军,全是老板和员工们一起努力打拼出来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谈及眼下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对生意的影响,梁振光表示,“去年到今年生意额没跌,我们把业绩保持住了。食品行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需求不会变化那么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只要是好吃的总是有人吃,”他乐观地说,“和去年同期比,这几个月生意额还稍微升了一点。我们正在筹备年内在香港开第一家分店。”

tujian.org

乐观、淡定、热情是梁振光给记者的印象。“经济有好就会有差,就像一个循环。”他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到最担心的事情,梁振光说并不是经济不景气,而是中国食品的信誉。去年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后,很多国家都对进口食品设置了很高的门槛,主要出口美国、加拿大和东亚市场的锯记点心也受到影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地食品出事,影响的是整个中国的食品企业。”他神色凝重地说,“中国的品牌树起来不容易,一朝打烂,好多年都不一定能翻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质量和信誉始终是最重要的。”他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谈到做企业的理想,梁振光最想让传统的粤式点心发扬光大。祖籍广东佛山的他,心中对传统糕点的眷恋始终萦绕心头。

tujian.org

“你见过在馅里可以放一个小皮蛋的嫁女饼么?很好吃的。”说起心仪的点心,他滔滔不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嫁女饼的馅有“白绫”和“红绫”等种类,是岭南民俗中男方在结婚前送给女方家的聘礼之一。“白绫”以爽糖或五仁做馅,“红绫”最讲究也最贵,以莲蓉做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小时候,我还能经常看到伙计用扁担一担担挑着送嫁女饼。那时订嫁女饼的数量不是以‘个’,而是以‘担’来计算。一担就是100斤,大概有800个。”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嫁女饼的做法各地也不一样,广州的和潮州的就不同。可惜现在快失传了,澳门和香港也就各有一两家还在卖。”说起现在嫁女饼的市场,梁振光有些惋惜。 tujian.org

“现在的年轻人,结婚都喜欢送西饼礼券,送中式糕点的不多了,”梁振光不无遗憾地说,“其实和西式糕点比起来,中式糕点有自己的优点。比如说由于配方的关系,不放防腐剂也能保存很长的时间。芝麻、核桃、花生、香蕉都是做点心的原料,我们中国的糕点做出来有自己的风味。” tujian.org

“更重要的是食品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我对它们有感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临走前,梁振光执意要记者尝尝他家的杏仁饼。一口下去,一股绵密、香甜又酥脆的味道涌入嘴里,让记者回味不已,不禁又想起梁振光的话,“好吃是最大的道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