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路线图:2020年基本建立全民医保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中图社北京4月6日电 中图社6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tujian.org 《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tujian.org 《意见》提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民医保: 缓解“看病贵”顽疾的良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中图社北京4月6日电 根据《意见》,我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国家还将把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范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20年医疗卫生制度基本覆盖城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意见》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医改进行这么多年,以往重具体政策层面,这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是一个重大突破,确立了医改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所有的政策都应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说,医改需要顶层的制度设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就是深化医改的顶层制度设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由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大体系组成,四位一体、相辅相成,配套建设、协调发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意见》要求,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将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意见》明确提出,我国将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专家表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需要政府履行其应尽职能,加大投入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意见》明确了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直接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说,《意见》对政府卫生投入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不仅要加大投入力度,还提出要转变投入机制,保证卫生投入的绩效。 tujian.org 《意见》强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并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完善政府公共卫生投入机制方面,《意见》提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地都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 tujian.org 此外,《意见》还强调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并完善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表示,《意见》虽强调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排斥社会资本的介入。相反,《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正是为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保问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针对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城乡流动中出现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意见》明确指出,今后将以城乡流动的农民工为重点,积极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 tujian.org 《意见》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并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要按照国家规定明确用人单位缴费责任,将其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他农民工根据实际情况,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务工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意见》还明确提出,2009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重视解决老人、残疾人和儿童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政府补助水平,适当增加农民缴费,提高保障能力,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困难人群参保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筑牢医疗保障底线,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涉及亿万人。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对于保护他们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覆盖所有困难家庭 tujian.org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全国所有困难家庭。” 《意见》中还提出,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困难人群参保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筑牢医疗保障底线。鼓励工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活动。鼓励和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发展社会慈善医疗救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起共同组成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困难人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我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在全国所有涉农的县(市、区)全部建立的基础上,不断规范和完善。城市医疗救助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目前全国所有县(市、区)基本都建立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医保支付额是收入6倍 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 tujian.org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表示,建立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目的在于实现医药费用的合理分担,这是解决老百姓“看病贵”最核心的措施。他说,“如果人人都有医疗保障,个人付费比例大幅度降低或者不付,就没有人会喊‘贵’。”医保覆盖全民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明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增幅为50%,并逐步提高政策范围内的住院报销比例和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 tujian.org 另外,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逐步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逐步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卫生部部长陈竺:民众看病自付比例将降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早报讯 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接受采访时回答:新方案实施后民众看病自付比例会降低,药价会大幅下降。陈竺透露,明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投入还将增加,大病补偿的封顶线会达到城乡居民收入的6倍;新农合的补偿率可能从去年的30%提升到明年50%以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认为,医改的难点是公立医院改革。因为公立医院是体现公益性、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主体,矛盾问题比较集中;要体现公益性,就要扭转过于强调医院创收的倾向,让其成为群众医治大病、重病和难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平台。要实现这一目标,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要退出舞台,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在大卫生系统下探索管办分开形式,建立有专家,政府,社保和民意代表参加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施行“优劳优得”的内部管理。同时实现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良性互动,建立社区和乡镇的医疗卫生机构的首诊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竺强调:医院收入来自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诊疗活动补偿,也包括个人支付的一部分。坚持公益性就不能把创收作为主要目的。改革方案提出今后三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要达到90%以上,意味着对公立医院的补偿会明显增加。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竺透露,目前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的劳动价值在价格政策上尚未合理体现,某些高难度手术和医生出诊费应适当调整,何时和如何调整需具体研究。他说,要通过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全部零差率销售,给民众带来更大实惠。对于儿童白血病,将考虑列入大病统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竺称,目前国家卫生的总支出费用是每年11000多亿人民币,公共财政投入增加,使个人支出的比例已从最高时的60%降到目前的40%几了。今后三年如每年政府再投入2800亿,个人付费的比重就会再下降,这对于缓解群众看病贵会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理念创新: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 tujian.org 据中图社北京4月6日电 《意见》明确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 tujian.org 《意见》强调,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大特点:强调政府责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表示表示,《意见》最大的亮点是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改革基本原则,标志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整合。 其最大特点就是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指出,《意见》之所以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是因为它符合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和谐不可或缺。“当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时,政府理应成为主要提供者。一方面要为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必要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贾康认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制度安排,正是一种公共产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贾康说,《意见》提出的这一改革基本原则也标志着我国公共财政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公共财政最基本的定位,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其公益性、公平性。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财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解决包括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内的民生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贾康认为,《意见》明确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是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属于公共产品”这一基本判断而来的必然取向,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并内在地要求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他同时指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除了加大政府投入外,还要坚持投入与改革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包括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医疗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和规范财务收支管理办法等。“只有多管齐下,调动多个积极性,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才能得到维护,老百姓才能真正得到实惠。”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回归公益性是大国通行做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胡祖才说,这为深化改革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认为,这一制度强调保障基本、加强基层、扎实基础,既体现了初级阶段的国情,又体现了卫生工作追求“社会公平”的重要原则,很有针对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认为,建立政府主导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回归公益性,这不但符合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属性固有特点,也是绝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其他人口大国的通行普遍做法。 tujian.org 北京大学教授李玲认为,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从“基本制度”的高度保障人民健康,对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作为公共产品的制度,必然覆盖全民、公平享有,而且制度一旦确立,就是长期稳定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政府购买服务”是一大突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公立医院改革一直被视为医改的最大难题。《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专家表示,这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一次全新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说,公立医院改革困难之一在于政府如何制定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政策。社会希望公立医疗机构合理地为患者提供诊疗和用药服务,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收入最大化。公立医疗机构则希望政府全额补偿其人力成本,也就是全额支付其职工工资,以此作为其放弃追求收入最大化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针对这一难题,《意见》明确提出,政府要增加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而且政府投入兼顾医疗服务的供方和需方。顾昕指出,新医改方案在解决政府如何“补供方”方面提出全新思路,即政府购买服务,根据服务契约向服务承担者支付合同款,是新医改方案一大亮点。 tujian.org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于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政策一直采取传统的“养供方”模式,以事业费拨款模式下拨经费。顾昕认为,这种“养供方”模式的要害在于维护了公立服务机构的垄断性,公立医疗机构可谓旱涝保收,医护人员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此外,除了政府下拨部分工资收入,公立医疗机构还能从医疗服务和药品出售中获取收入,即“业务收入”。近年来,公立医疗机构的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了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顾昕认为,走向“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中国公共管理改革的新理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购买服务为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指出了一条阳关大道。他指出,所谓“购买服务”,即指政府基于某种考虑,为某些公共服务,如公共卫生服务、某些基本医疗服务,全额或部分埋单,但具体实施是通过竞争的方式,向所有符合资质的服务提供者购买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根据《意见》,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之一即所谓的“补需方”。顾昕说,政府可以采取向民众发放“免疫券”等形式,让他们自由选择医疗机构接受部分医疗服务。此外,“补需方”还特指政府加强对公立医疗保险的投入,即政府以普惠制的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保险参保补贴,同时以“城乡医疗救助”为弱势群体全额或者部分支付参保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