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考古印证了曹操以邺城西北部城墙为基修建铜雀台的史料记载 tujian.org 中图社石家庄3月23日电(李海波 李延亮)日前,国家考古队精心对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铜雀台南侧的邺北城西城墙进行了横截面解剖发掘。专家认为,由于这段邺北城西城墙位于铜雀台南侧,印证了曹操以邺城西北部城墙为基修建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的史料记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临漳古称“邺”,源于邺城。邺城遗址位于县城西南约20公里处,始建于2700多年前的春秋齐桓公时期,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 tujian.org 邺城分为邺北城和邺南城,历史上分为两时期。公元204年,曹操打败袁绍,建邺北城,其后成为曹魏的都城之一。居邺的16年中,曹操不断营建邺都,并在邺城的西北部,以城墙为基,修建了以拒攻防变、赋诗饮宴为目的的一组台式建筑,即享有盛名的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邺北城开创了“中轴对称、分区布局”的先河,其建筑格局前承秦汉,后启隋唐,被誉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里程碑,对中国及日本、韩国的古代都城建设影响深远。邺城遗址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20处大遗址之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介绍,此次发掘的邺北城西城墙在铜雀台南侧,位于地表下1.6至2.5米,现存城墙高处有2.6米,宽约20米,墙体为夯土,夯实的密度大,夯土坚实。特别是发现了城墙表饰以砖。据专家介绍,战国时韩、赵、魏、燕、楚等国城址皆用夯土筑城垣,未见砖石迹象;直到唐代才发现城建以砖石加固。史书记载,后赵石虎时邺城“饰表以砖,百步一楼……”这段邺北城西城墙年代初步定为曹魏至东魏、北齐年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