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消协将挑战“中午12点退房”等商家所谓的潜规则。11日,中消协公布了2009年十大消费维权举措,将组织专家点评分析,提出破解的建议,对这些潜规则进行挑战,并以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挑战商业销售、餐饮住宿等七大领域的潜规则成为重中之重。中消协还将组织由专家、律师和地方消协等参加的课题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展开专题研究和讨论,从法律层面更好帮消费者维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打折商品不退不换”、“机票超售无额外赔偿”、“谢绝自带酒水”等,已经成为一些商业领域的潜规则,而且多数潜规则不为消费者所知,对消费者危害颇大。以“机票超售无赔偿”为例。机票超售也叫“空头机票”,为了避免有乘客不登机造成座位资源浪费,航空公司售票一般多于飞机客舱可提供的座位,这已是民航界公开的秘密。表面上看,按机票票面价格的高低来决定持有超售机票乘客的登机顺序,符合商业逻辑,但是从法律的角度看,乘客购买机票就是与航空公司达成了消费合同关系,乘客有权享受与航空公司约定的服务,航空公司也有义务给乘客提供周到的服务。如果航空公司没有按照约定履行合同,实际上违反了《消法》和《合同法》,航空公司理应承担赔偿责任。但航空公司往往选择性地拿国际惯例说事,拒绝赔偿乘客。 tujian.org 再比如,“谢绝自带酒水”的问题。《消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酒店谢绝消费者自带酒水,对自带酒水顾客收取高昂开瓶费,强制顾客消费高价酒水。实际上剥夺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权,侵害了消费者权利。尽管舆论诟病不断,但是酒水暴利、开瓶费的等潜规则一直没有打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消协宣布挑战潜规则,体现了消协积极维权,为消费者代言的职能归位值得肯定。虽然《消法》已经颁布15年,但是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消费者在商家面前并没有话语权。而消费者的娘家——消协,也处境尴尬。消协虽然一般设立在工商局内,但它不像工商局那样拥有行政执法权,更没有行政处罚权。因此,消协的职能多体现在开展消费知识宣传,为消费者提供信息咨询等。即使有消费者求助消协,消协对商家违规经营潜规则也往往停留在组织调解、提请媒体曝光的层面,对违规商家的约束作用十分有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消法》没有树立其应有的法规威慑力,消费者遭遇商家潜规则,消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消费者不满意,职能被潜规则架空的消协自身也感到“英雄气短”。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年选择在“3.15”前夕,中消协宣布挑战商家潜规则,体现消协角色归位,传递出积极履行维权职能的信号。这一方面提醒商家尊重消费者权益,主动检视霸王潜规则,另一方面也提醒消费者主动维权。如果地方消协组织都能像中消协那样挺直腰杆,敢于挑战商家潜规则,全力为消费者维权,便可唤醒消费者的权利意识,感受到消协的真实存在。而且违规商家的霸王底气也会收敛几分。对改善消费大环境也有好处,还可以为《消法》修改、完善积累立法素材与经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