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我国第一个汶川地震博物馆在成都对公众开放
2009-05-12

 

5月8日,几位成都军区驻川某部战士将一辆抗震救灾中使用过的军用摩托车移到汶川大地震博物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图社成都5月11日电(记者 王洋、苑坚、冯昌勇)11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在成都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据悉,这是汶川大地震后我国建成的第一个地震博物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汶川大地震博物馆耗资3000余万元,有30多个展厅,收藏了5万余件与汶川地震有关的藏品。其中包括解放军在抗震救灾中使用过的降落伞和冲锋舟、邱光华机组的直升机残骸、消防车辆、陈光标救援队的重型机械,以及大量从地震废墟中搜集的实物和反映汶川地震的艺术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川博物馆馆长、中国民间收藏家樊建川说,地震博物馆是一个长鸣警钟,它提醒人们不放松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樊建川介绍,地震博物馆中许多藏品来自集体和个人的无偿捐赠,如武警成都消防支队使用过的消防车辆和企业家陈光标救援队的重型机械和车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些为人们所熟知的与汶川地震有关的物品,如吴加芳背亡妻回家的摩托车、“可乐男孩”的可乐罐、教师范美忠的眼镜也被收入地震博物馆中。在废墟中被埋36天依然存活的小猪“猪坚强”获救后就一直生活在建川博物馆,体重增加到400斤。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地震是一个民族不能遗忘的苦难经历。如果不能面对苦难的过去,我们就不会有前途。”樊建川说。博物馆的出口处设立了遇难同胞悼念墙,512位遇难同胞的头像构成了一副名为“尊荣”的浮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樊建川说,地震博物馆将建一个拥有高科技手段的地震科普知识厅,强化公众对地震灾害的防范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