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缝”对接珠三角江西龙南工业实现大发展 |
2009-05-11 |
|
中图社赣州5月9日电(记者邓圩)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没有降低江西龙南经济的增速,今年一季度,该县工业总产值达18.41亿元,同比增长26.29%,产业集群化发展,继续成为该省县域经济的一面旗帜。
据了解,由于紧接广东,离珠三角3、4小时路程,京九铁路、赣粤高速、105国道在这里交会,刚开工建设的大广(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也将纵贯而过,使江西龙南融入了“泛珠三角三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地带。龙南县积极对接广东沿海产业转移,“无缝”对接珠三角。打造世界著名的以稀土发光材料和光源器具为主的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内重要的玩具制造出口基地、江西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四大基地”,昔日农业大县构筑起“工业大厦”,成为该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标兵”。
2008年,该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达到63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7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0.09亿元、利税6.09亿元,分别增长43.4%、44.3%、27.1%。
“无缝”对接,龙南成了珠三角地区一块响亮的环境品牌,被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评为“中国最适宜粤商投资地区”。据龙南县工业园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龙南吸引的500多家外引内联企业中,有八成多来自粤港澳地区。龙南,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该县领导达成共识:“打造一流的招商兴工环境,就是要立足珠三角地区,努力实现体制机制的‘无缝’对接。”近年来,龙南县先后申请设立了全国中部地区唯一的县处级的南昌海关驻龙南办事处、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龙南办事处、国家外汇管理局龙南支局以及全省唯一的县一级加工贸易审批机构龙南加工贸易审批点。去年7月,又在全国县一级率先开通了“铁海联运”业务。单是南昌海关驻龙南办事处积极争取广东省内各海关的支持,就创新建立了“赣粤港、赣粤澳”快速转关运输系统,并与广东沿海多个海关开通“属地报关,口岸验放”转关模式,龙南辖区企业在龙南报关后“一次报关、一次放行”,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一辆直通车的通关费用也由过去每车300元下降为现在的每车2元,通关时间则由原来的10多个小时缩短为如今的几分钟。
当地政府也从各个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和服务。用工问题是制约玩具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县大力帮助勤业玩具、华隆玩具、新美玩具等大型骨干企业解决用工问题,激励它们增资扩产,形成国内玩具制造的巨头,并抓紧玩具检测中心建设,为玩具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如今,该县玩具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量的96%以上,其中勤业玩具全年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
现在,龙南县规划了总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完善了新圳、会龙、大罗等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及功能配套建设,形成了“一园八区”的工业园区建设格局。到目前,该县建设改造了105国道、县乡公路、村组道路,新建了两个22万伏、两个11万伏输变电站和石峡山供水工程,日处理污水能力达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今年也可以投入使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良好的环境不仅让外来企业安心发展,还带来了“以商引商”的良性循环,出现了引进一家、带来一批的新气象。正因为如此,2007年龙南县被评为首届“江西投资环境十佳县”,被广东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等评为“粤商投资最佳城市(地区)”。
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战略使内陆县龙南得到大收益,尝到大甜头,走上了又好又快发展之路。2007年,人口31万的龙南县GDP达36.3亿元,财政总收入4.0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8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777元。2003年以来,龙南县连续4年获“江西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进县”、“江西省实际利用外资十强县”和“江西省外贸出口十强县”等称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