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洋:边学边改边干推动绿色崛起 |
2009-05-11 |
|
5月6日至7日,广东省委书记、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到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梅州市梅县进行专题调研。
6日下午,汪洋与省委常委、秘书长徐少华,在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等陪同下,深入梅县农村、企业、园区、社区进行调研。
扎实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是梅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抓手。
汪洋一行来到了雁洋镇大坪村劳动保障服务站,这是全县382个劳动保障服务站之一。服务站培训室里座无虚席,农科专家正在用多媒体给村民讲解柑橘病虫害的防治知识。汪洋走进课室,和村民亲切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心得体会。
县劳动保障局负责人告诉汪洋,全县农村劳动力22万人,通过各种技能培训4.5万人,经多种途径转移至珠三角及本地就业15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72.2%。
汪洋听了十分高兴,要求劳动保障部门认真总结技能培训经验,积极收集农村劳动力培训愿望、就业意向,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支撑。他鼓励学员们努力掌握科学劳动技能。“不论是走出山区转移就业,还是立足本地自主创业,有一技之长就能创造美好生活。”
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机遇,梅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步伐也在明显加快。5个总投资达2.25亿元的项目即将落户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26亿多元的荷树园电厂也即将动工建设。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就计划今年底把总部从深圳整体搬迁到梅县。公司总经理肖锦江告诉汪洋,工厂在深圳已无地可扩,加上各项生产成本不断上涨,面临发展瓶颈。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汪洋笑着说,在深圳特区你们算不上一个大企业,但在山区梅县你们可算是个“宝贝”。这里地价、电价、劳动力都便宜不少,生产成本的下降远远抵消了运输成本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政府对你们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都不断加强,发展有了新希望。
“省委、省政府产业转移的政策确实好,有甜头!”肖锦江还颇有点“骄傲”地说,政府也不吃亏啊,我们带来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增加年产值10亿元。
梅州卷烟厂是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之一,汪洋随机抽查了工厂学习实践活动调研报告。看到每一个车间、科室都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要求企业认真消化这些意见和建议,深化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思路。 【1】【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