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政策法规 > 文史资料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的“日全食事件”  --中国图鉴社
2011-03-18

  1941年8月26日,日本大本营以第538号命令批准日军[RiJun]驻华中第十一军再次进攻长沙[ChangSha]的作战[ZuoZhan]计划,企图一举歼灭中国第九战区主力,打开入侵中国西南大后方的门户。不料中国军队的顽强抗击使日军[RiJun]陷入步步血战境地,部分日军[RiJun]还在撤退中陷入重围死伤惨重,整个战役损失达4.2万人。

  8月下旬,日第十一军主要作战[ZuoZhan]兵力开始秘密向湘北集结。9月10日,该军司令官阿南惟己中将下达攻击令,决定于18日即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日正式发起代号为“加号作战[ZuoZhan]”的长沙[ChangSha]战役(即第二次长沙[ChangSha]会战),以5个师团(第三、四、六、三十三、四十师团)和4个支队、1个坦克联队、2个重炮联队、2个工兵联队共12万重兵,以及180架飞机、230多艘舰(汽)艇,“予第九战区敌军一次沉重打击”。由于对敌情判断失误战备不足,加之作战[ZuoZhan]密码又被敌截获,中国军队正面防御接连失利,日军[RiJun]在两天内便突破新墙河防线,随后强渡汨罗江向长沙[ChangSha]突进。

  正当日军[RiJun]全力进攻时,一个让其官兵十分沮丧的现象发生了。一个日军[RiJun]少尉在阵中日记写道:“9月21日这一天太阳当空,天气格外晴朗,极高的能见度让火力发挥到极点,进攻的官兵喊出这样的口号:‘让我们头顶着国旗奋勇杀敌,在太阳的照耀下向长沙[ChangSha]前进!’但到了中午左右,照耀我们前进的太阳竟被一个巨大黑影慢慢遮住,大地很快陷入昏暗之中”。此时几乎所有的日军[RiJun]官兵都怀疑自己眼睛出了毛病,一个大胆的下士喊了起来:“不好了!大家快看,国旗让天狗吃掉了!”天狗吃太阳的说法不仅在中国十分流行,而且在日本更是深入人心。一时间不少日军[RiJun]官兵顿时陷入慌乱之中。

  日全食的出现,给日军[RiJun]官兵心里蒙上了浓重的阴影。这是因为自古以来日本和很多国家的人们都有一种“天人感应”的观念,太阳若被黑暗遮蔽,说明国君和臣民肯定有很大罪过,并预示着上天惩罚的降临。不少参加过第一次长沙[ChangSha]战役的老兵心里都在犯嘀咕:这次二打长沙[ChangSha]恐怕比上次更加凶多吉少。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日军[RiJun]进攻部队的战斗力莫名其妙地大幅下降,尤其是第四师团原本就不愿充当攻打长沙[ChangSha]的“排头兵”,只是为了挽回“大阪兵不会打仗”的名声,才勉强在阿南司令官坚持下承担了主攻“重任”。日全食发生后,该师团许多官兵都对攻打长沙[ChangSha]议论纷纷,认为既然上天都发出了警示,如继续攻打长沙[ChangSha],结果肯定好不了。

  阿南对罕见的日全食却不以为然,他还饶有兴趣地特意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一天象:“21日是少见的日全食,由13时15分(东京时间)开始,太阳形成下弦的月牙形,周围一带有如同黄昏的浑暗,不久,太阳就被黑暗吞噬。”然而,就在阿南欣赏完这百年不遇的日全食后不久,部队上下对日食的悲观情绪让阿南感到十分“不爽”,特别是连续接到部队士气不振的报告后,阿南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马上命令军参谋长木下勇少将传令部队:这次日食完全是一次自然现象,“我军正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任何动摇军心的“胡说八道”都将受到军法严惩!然而,阿南的训令并没有让日军[RiJun]士气很快振作起来,但“上天的惩罚”却很快到来。

 
 相关链接
·1972年欢迎尼克松的神秘晚宴--中图社
·忻口战役:歼敌过万 国共合作抗日的成
·毛泽东和平解放西藏的后勤决策--中图网
·1950年后国共和谈:章士钊奉命试探 蒋
·中共中央南方局派出机构 八路军桂林办
·震惊世界!揭秘1971年中美"7·15"
·红军对空斗争--中图网
·揭秘:邓小平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始末--中国
·激战青杠坡--中国图鉴社
·甘肃党史大事要览——“五四”运动中的甘肃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