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坦诚面对世界--写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闭幕   | 
           
          
            2009-08-01    | 
           
          | 
      
      
        |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月31日,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完成各项议程在昆明闭幕。会议期间,来自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430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的主题,开展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并就人类发展路径的选择、文化多样性保护等重大问题发表了《昆明宣言》。这是闭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新华网昆明7月31日电 题:中国坦诚面对世界——写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闭幕之际 
 新华社记者李自良、伍晓阳 
 7月27日至31日,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在昆明成功举行。来自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430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的主题,开展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并就人类发展路径的选择、文化多样性保护等重大问题发表了《昆明宣言》。 
 
    | 
  
    
  
    
      
        
        
          
            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闭幕
        
          
            民族学专家学者谈中国民族政策成功实践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拾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化之眸:中国影视镜头下的人类学盛宴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类学与民族学大会评出6部优秀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本届大会是一次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的国际学术盛会。中国以坦诚的胸怀面对世界,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令国外学者为之惊叹,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赢得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中国学界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得到提升,倡导和谐世界的理念引起海外学者的强烈共鸣。 
 多彩中华文化令国外学者“大开眼界” 
“我一直以为中国人就是汉族。我怀疑,大多数西方人都像我一样对中华文化缺乏了解。”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皮特·戴维斯教授在云南亲眼见到有着不同语言、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的多种中国少数民族之后,对中华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与戴维斯教授一样,1000多名海外学者专程来昆明出席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其中许多人是第一次来到中国。这场国际学术盛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为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打开了认识中国的一扇窗口。 
“通过学术交流、文化展览、影视展映和实地考察等活动,国外学者零距离地观察和体验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深入了解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本届大会组委会秘书长黄忠彩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
 [1] [2] [3] [4] [5] [6]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