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7月31日电 题:以少先队员“监考官”为镜
新华社记者聂建江、张泽远
7月26日,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在本区公检法系统竞职笔试中,聘请18名少先队员担当“监考官”,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学生“秉公执法”,当场抓住25名作弊考生。
据媒体报道,一名孩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初并没有多想,只想认真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按照要求去做,做一名诚实的孩子。”
为什么大人的事情让孩子来做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不是因为孩子的能力胜于成人,而是因为这些孩子们没有为权力、金钱、关系等考虑。以这种心态监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高考期间曝出的多起考试舞弊案让人深思,为什么层层监管成了失守的阵地?多是因为各级工作人员不敢得罪人,不愿得罪人,所以对很多违纪违规事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监督就成了走过场。监督一旦走了过场,黑白不分,泾渭难明,伤害的不仅仅是某个具体的人和事,而且还伤害政府的公信力,最终将导致社会规范的失守。
让孩子监督大人,凉州区别出心裁的做法,背后是成人监考官已不能守住诚信的底线,履行不好自己的职责?我们还不想下这样的结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像凉州区负责监考的小学生一样,诚实地做事,各种违纪违规事件可能就大大减少。
面对这些孩子,所有负有监督职责的成年人都应当想一想:我应当怎么办,才能无愧于这些孩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