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总书记“四个大力”的希望具有“普遍意义”
2009-08-01
  据新华社消息,7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云南考察调研。在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公司,总书记向公司的干部职工提出:希望你们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大力开发新型产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大力降低经营成本,打造世界一流的铁路养护装备制造企业,努力开辟企业发展新天地。

  在此次考察调研中,总书记提出这样“四个大力”的希望,究竟有着怎样的深意?笔者看来,“四个大力”的希望虽然是对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公司提出的,但如果仅单纯认为只是对一家企业的希望,这样的理解就显得太机械化了。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总书记“四个大力”的希望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实际上也是向各地区、各级政府、各地企业提出的,具有普遍意义。

  第一,从高层调研形式看,中央高层赴各地作实证式考察调研,深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运行状况,通过调查研究冷静、科学地理政,已经成为一项传统并渐趋制度化。高层国内考察调研既是坚定信心的“思想总动员”,又是“部署落实”的行动总动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如何渡难关、促发展、上水平,是总书记这次考察的一个重点。显然,在这次考察中,总书记的思考和知识是指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二,从内容上看,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大力”,是当前一家企业应该而且必须贯彻和抓好的。如果把这“四个大力”放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观察,不难发现,这“四个大力”正是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全局中要抓好和解决的主要环节和方面,均指向的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问题。

  大力推动技术进步,这是中国经济调整必须唱响的主旋律。工业升级发展的过程是沿着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这一发展轨迹呈波次推进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依靠比较优势,提供廉价产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主动,但在全球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低端环节,经济“大而不强”、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当今世界已处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信息社会转变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全球经济话语权,继续沿用老路,将会被锁定在依附型发展道路上。工业文明要继续发展,但必须体现“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使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和市场主体普遍行为,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新主题。

  大力开发新型产品,这是中国保增长、扩内需战略的必由之路。启动内需是此次中国经济大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摆脱目前经济困局、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之举。但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中落后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原有的供求矛盾不仅因社会建设滞后没有缓解,某种程度上甚至更加突出。扩大内需,首先就要研究消费需求。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看,随着中国与世界交往增多,人们消费理念和方式日趋国际化,消费结构正处于新的升级过程,必须顺应这种消费升级,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和细分国内市场,才能推动庞大的13亿人口的国内“消费体”活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这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的重要条件。稳定外需对于增加就业、促进企业发展、进而拉动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也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如果外需和消费不能协调增长,有可能加剧经济失衡;确保投资、消费与出口“三驾马车”均衡协调发展,其中,稳步并加快推进中国经济“走出去”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相结合,促进内需与外需的互补联动。不能因为外需萎缩,就对外向型发展之路产生怀疑和动摇,而错失走出去主动参与新格局下的全球分工的机遇,那将犯下重大的战略错误。同时,开拓国际市场的“力”要使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创造世界品牌提”上,这是在国际经济大调整中抢占发展制高点、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大力降低经营成本。这是中国力保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投入和低效率的自然资源投入。但随着能源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经济发展的低成本优势大大缩减。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增强“节俭意识”,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狠抓内部管理体制创新,降低经营成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三,从深意上看,总书记的“四个大力”希望,也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不能动摇;使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成为为更长时期发展打基础过程的策略不能动摇;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导向没有变;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的基本判断不会变;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外方针不会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四个大力”正是充分兼顾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当前需要与中国经济发展长远战略的深远考虑。

  由此观之,“四个大力”的希望是总书记在综合国内国际形势的基础下对全局工作作出的战略思考,内涵丰富,本身就具有普遍意义。正是因为具有普遍意义,“四个大力”既是希望,也是明确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地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开动脑筋”,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向好势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践行“四个大力”,在“四个大力”狠下功夫。(黄庭满)
     相关链接
    ·华裔获美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最高荣誉总统奖
    ·乙肝宝宝入托卫生部开“绿灯”
    ·未来三天川陕鄂等地有强降水 江南华南大部
    ·昆明公职人员“三普”教育培训引议论 要懂
    ·“小学生监考”有“借刀杀人”之嫌
    ·铁路公检法改革应先精简再转制
    ·新闻出版总署:两年内音像出版单位完成转企
    ·北京针对东五环车祸展开行动 大货违章高限
    ·旧城保护和改善民生一定水火不容吗
    ·民政部:烟企捐赠可以接收但不倡导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