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7月29日电(记者王圣志、罗婷)安徽省最近出台《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要严格控制对乡镇领导的“一票否决”事项,旨在为乡镇干部“减负”,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乡镇政府由为部门“打工”向为农民“打工”的角色转换。
这一《意见》要求,对乡镇的考核由县级党委、政府统一组织,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不属于乡镇职能的事项,不得列入考核范围。同时要进一步理顺县、乡条块关系,派驻乡镇单位(包括垂直管理单位)考核实行条块结合、以乡镇考核为主,主要负责人的任免须先征得乡镇党委同意。
“上面千斤担,乡镇一肩挑。检查天天有,事事能摘帽。”不少乡镇领导如是描述工作中的烦恼。多种检查、评比、达标层出不穷,并且动辄与“一票否决”挂钩,让乡镇干部不堪重负。
“正如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必须减轻农民负担一样,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也必须为乡镇领导‘减负’,为其全面履行职能创造良好的条件。”安徽省编办市县机构编制处处长张强说。
他说,长期以来,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及其运作模式,使得乡镇政府实际上处于一种为部门“打工”的窘况。据调查,有些地方对乡镇的“一票否决”事项多达七八项,有的地方甚至达到11项。多种检查并与“一票否决”挂钩,使乡镇工作只能跟着上级部门的吆喝打转转。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乡镇政府必须实现由为部门“打工”向为农民“打工”的角色转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严格控制对乡镇党政领导的“一票否决”事项,坚决清理和规范各种不合理的检查、评比、达标项目,减除乡镇为部门“打工”的负担,增加为农民服务的责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