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爱护少数民族文化与爱护中华文化已是同一个内涵
2009-07-30

  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15时,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给我们介绍一下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当中的重要性。

  [丹珠昂奔]什么叫少数民族文化,什么叫民族文化,什么叫中华文化,在观念认识上不是很清楚。在若干意见中,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给了这样一个基本定位。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固有财富,这个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对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确定,核心在“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是不可分割的。发展中华文化必须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中华文化必须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文化的复兴也标志着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复兴,因此,这个工作部署要统一部署,建设要统一建设。

爱护少数民族文化与爱护中华文化已经是同一个内涵,也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必须要尽的责任。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在若干意见中也有这样的阐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做了自己的贡献。这个阐述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各个民族大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长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并且长时间进行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形成了文化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

因此,它的历史、现实的共同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丰富中华文化,就是在不断的增强其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和认同感。可以说这是三个离不开思想在文化上的深刻体现。这个观点与各具特色魅力的民族文化就是离心力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这是重要的政治概括,也是具有科学基础的学术理论的概括。在当前条件环境下,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党和国家在文件中突出的强调这一点,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国乳制品业走出危机实现增长
    ·广东环保资金挪建镇政府综合楼 低保挪作行
    ·温州出租车大规模停运续 部分营运车辆被砸(
    ·温州出租车罢运续:司机称租金高油价涨无利
    ·卫生部批示:督查调研河南农民工"开胸
    ·中国今年第五次调整成品油价 专家普遍表示
    ·中外人类学专家考察云南彝族文化(组图)
    ·教育部发高考诈骗预警 公布各省市举报电话(
    ·襄樊至湛江列车在柳州脱轨 造成至少40多人
    ·海口3万套住宅"无证":开发商失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