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是高还是低? 逾六成受访者认为水价成本不透明   | 
           
          
            2009-07-28    | 
           
          | 
      
      
        |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水价通知》),要求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要严格履行水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工作,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 
 此前,有关多个城市水价将上涨的消息引起公众热议。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网,对3222人的调查显示,95.5%的人关注水价调整,其中69.7%的人表示“非常关注”。 
 64.8%的人认为水价成本不透明 
 
    | 
  
    
  
    
      
        
        
          
            万金刚"献身使命的忠诚卫士"大会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称呼副职时特意省去"副"是阿谀奉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在长沙举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区长8万车补可比纽约市长停车不熄火 tujian.org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亲历者讲汶川彻底关大桥被巨石砸断经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有谁想和我一起去餐馆AA,我都会开玩笑说一句:‘要不算了吧,省点钱交水电费’。”上海市徐汇区居民王云鹏说,从6月20日起,上海市水价从每立方米1.84元涨到2.3元,他算了一笔账:以前水费占一个月支出的2.5%,现在大概占4%。“我能接受房租占收入的一半,能接受买衣服花掉五分之一,但是总觉得水不一样,它是生活必需品,花钱太多会影响我的生活质量。” 
在公众眼里,水是什么?调查中,70.6%的人认同“水是生活必需品”,59.3%的人说“水是生命之源”,35.3%的人认为“水是公共产品”,22.7%的人表示“水是稀缺资源”,仅8.7%的人把水看成“商品”。 
“其实,水业应该叫做公用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水的生产和经营基本上是按照市场原则进行的,政府不能长期补贴,它和普通产品没什么太大区别,却影响着千家万户。按照国家价格法规定,水业是自然垄断行业,在政府管制范围之内,实行“保本微利”原则,所以理论上,不管民营还是外资投资并不能得到很高的回报。他认为,有些地方把供水企业搞成上市公司的做法很不妥,“微利的企业上市有什么意义呢?” 
湖南省永州市市民张六秀,对水价成本感到困惑,“去年12月,水价从每立方米1.2元涨到现在的1.86元,加了4毛钱污水处理费,4分钱水资源费,4分钱的价格调节基金。虽然水价涨得不多,但是水资源费和价格调节基金是干什么用的?污水处理费也很奇怪,我没看到有污水处理厂,也没发现水质变好了,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增加这些收费项目。” 
和张六秀一样存有疑问的人不在少数,调查显示,64.8%的人认为水价成本不透明,54.5%的人感觉供水部门人员多,运营成本高,44.3%的人认为水价缺乏有效监管,43.9%的人表示公众与供水部门信息不对称。 
河北省某自来水公司职员李晓微说,各地供水公司主管部门都不一样,他们公司原来属于水务局,现在划归建设局,“听说还要调整,再归水务局管。现在我们这儿收水费的人就不少,只要调整,人员肯定还有变动。” 
“垄断性行业监管很不容易,因为信息公开后他们就没有操作空间了。”许光建说,老百姓会关注供水企业职工的工资是不是太高了,经营存不存在交叉补贴,公司的副业或者子公司的成本有没有加到自来水里来,这些都需要供水企业向社会公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