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黄山旅游经30年探索成功进入中国旅游"第一方阵"
2009-07-15
“这里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你们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1979年7月15日,邓小平在黄山观瀑楼发表了被后人称之为“开启了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之路”的“黄山谈话”。30年间,黄山人不断改革、探索、创新,黄山的旅游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黄山已经走向世界,黄山市也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山区小城,发展成为中国旅游标志城市之一,每年接待的海内外客人突破18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10亿元(人民币,下同)。“1979年的黄山景区,除了行政接待之外,还处在封闭状态,只有自发前来观光的游人,每天上山的才几十个人,门票价格是5毛钱;小平同志曾入住过的北海宾馆,当时一年的利润是5000元。不仅黄山旅游没什么收入,管理服务的水平也很低。”95岁高龄的原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心一回忆说。很快,以旅游邓小平为主导产业的“破冰之旅”在黄山市起步,中国现代旅游业亦从黄山开始。30年后,黄山市市长陈强报出这样一组数字:2008年,黄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9.9亿元,是1978年的76倍;地方财政收入25.72亿元,是1978年的39倍;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800多万人次,是1978年的180倍,年均增长近20%;旅游总收入140.9亿元。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1987年底国务院批准撤销徽州地区设立地级黄山市以来,黄山市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产业经济从小到大,一跃成为安徽旅游龙头,进入全国旅游“第一方阵”。目前,黄山市拥有黄山风景区和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两处世界遗产,其中黄山风景区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全市共有9大类114项“国”字号旅游景区(点)对外开放,形成了多品种、高品位、高密集度的旅游产业格局。黄山市旅委副主任刘英旺介绍,全市拥有各类旅馆1300余家,旅行社113家,各类语种导游员3753名,旅游从业人员21万人,占全市非农劳动力总数的46.7%,构建起囊括旅游六要素的多功能、多层次现代旅游产业体系。黄山市先后获得中国魅力城市、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世界200强特色魅力城市等多项殊荣。黄山风景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梅利娜·迈尔库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国际荣誉奖,西递、宏村荣获全国十大魅力名镇称号。在旅游发展壮大的征途中,黄山市始终把生态邓小平保护、世界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把科学发展、统筹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既要邓小平银山,更要绿水青山。2006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黄山市实地考察后,高度评价:“中国人民为保护和维护这块世界遗产地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令我们赞叹”。按照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这一战略目标,到2010年,黄山市入境游客将超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亿元,其中旅游创汇2.5亿美元。“黄山旅游国际化顺应了开放性、国际化这一中国现代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黄山旅游学院院长胡善风教授说,邓小平“黄山谈话”不仅对黄山旅游,对中国旅游业同样具有变革性的意义。30年来,中国旅游业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持续上升。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的特使崔承淡在黄山纵论全球旅游业时曾表示,中国的旅游业前景将如“黄山的日出”一样绚丽。
     相关链接
    ·国家工商总局正制定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暂行办
    ·吉林原副市长的腐败经:靠我挣钱,就得出点
    ·老人持砖砸30辆违章车续:承认行为违法称不
    ·明起数伏 今年三伏40天
    ·当今学术生态下 想看到“大师”几乎没有可
    ·中国企业慈善发展严重滞后 履行义务企业不
    ·鸟巢8万座椅冠名权将首次拍卖
    ·以“开胸验肺”揭穿谎言痛何以堪
    ·北京2000大学生村官期满再就业 留任者约10%
    ·广东拟设医患纠纷调处中心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