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宁夏地矿局努力提升地矿事业科学发展核心竞争力
2009-07-13
  人民网银川7月11日电(记者周志忠)坚持“人才强局、科技兴局”。宁夏地矿局近年在引进地学院士、遴选院士、专业技术人员招聘、申报313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职称申报、继续教育和技能鉴定等方面成绩斐然,全局人才队伍快速发展,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领军人才逐渐形成,干事、谋事、为宁夏跨越式发展争做贡献的氛围已经形成,推动了地勘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今年3月13日,宁夏地矿局以自治区政府的名义柔性引进了三位院士。这一举措,在自治区乃至西北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宁夏地矿局还申请建立了院士工作站,进一步深入开展了项目研究,拓宽地质服务领域,攻坚技术难题,加强宁夏地学院士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宁夏地矿局还专门聘用24名被称为“活地图”的离退休老专家为地矿局顾问,共同围绕宁夏发展规划,将存档的地质资料、前人的认知和后续地质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通过专家的联合“会诊”,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借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研发实力和优势,宁夏地矿局与之共同建立了地质产学研基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之后,中国地质大学将针对宁夏地质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迫切需求,输送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到宁夏工作;将提供条件为宁夏地矿局培养在职工程硕士、博士;将合作承担“产学研”基地范围内的地质项目;将在宁夏黄土高原厚覆盖区开展综合找矿技术与方法试验,共同推广试验成果,努力实现找矿新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宁夏地矿局不断加强人才高地建设,每年拿出100万元教育经费,鼓励在职职工结合岗位需求参加地勘类专业高一层次学历教育和各类短期培训班,继续加快宁夏地质工程硕士、博士支柱型人才培养,对于取得毕业证书的人员,给予报销全部学费。宁夏地矿局还完善了局级人才库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在库人员60人,主要负责大型地质项目的立项、论证、管理和技术指导,以及工艺、技术的研发和革新等工作。创新高层次管理人才机制。2008年,宁夏地矿局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创新组织工作理念,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局机关正副处级岗位和部分地勘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全局范围内公开竞聘(竞争),21名新任干部和27名交流调整干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才资源开发条例》,宁夏地矿局人才开发确定如下奋斗目标:每年招考、引进大专以上急缺的地质类专业技术人员或毕业生50人以上,聘用相关院校其他专业毕业生20人以上。今后5年内,培养在职博士5人,地质工程硕士20人,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研究生10人,地质类本、专科函授学历教育120人;新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80人以上,力争使全局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占全部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70%;入选自治区级政府特殊津贴、“新世纪313人才工程”等达5人以上;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5人以上,5到10年力争培养地学院士1人;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学研基地各1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宁夏地矿局提出如下主要措施:科学筹划,引进人才;注重实效,加快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高地建设,加强党、政、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加强引智育人和技术交流;建立人才开发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保障机制,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等,构筑学习型单位,积极组织和鼓励员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加学习以提高综合素质。
     相关链接
    ·罗京等80位“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受表
    ·西航集团公司成立“吴大观设计室”
    ·《六个“为什么”》一书紧密结合实际直面重
    ·及早谋划,让老年人口大国养老无忧
    ·南京车祸:法律如何回应民意
    ·监管民办高校,不妨借助社会力量
    ·医保起付线可进一步降低
    ·人民英模:王尔琢
    ·最高法院:所有职务犯罪减刑、假释一律公开
    ·“祸水”不是“红颜”想当就能当的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