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广州与中移动签协议合力推动信息广州建设
2009-07-13
  人民网广州7月10日电(记者贺林平)“您已预约了白云区一分局2009-07-1010:00发票业务,预约号……换号密码……”用手机简单操作,就能实现掌上报税、预约办税,还能定时收到贴心的办税提醒,向税务管理机关实时在线咨询。从本月起,广州市白云区、海珠区的200多家企业率先享受到这种“税企通”打来的便利。这只是该市全面推动“信息广州”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天,广州市政府、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移动)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按照“发挥优势、相互促进、长期合作、互利互赢”的原则,在3-5年内投入不少于180亿元的资金,加速建设“网络无所不在、信息随手可得、服务随时获取、网络经济发达”的网络化城市,让广大市民进一步在“信息枢纽、数字城市、电子政府、网络商都、知识经济、数字家庭”的信息社会中得到实惠。

  根据协议,未来3年,将由广东移动广州分公司投资100亿元,新建TD(我国自行研发的3G无线通信标准,支持视频通话)基站约1.2万个,实现广州市全境7434平方公里无线宽带网络100%覆盖。其中,2009年建设3000个,完成城区政府办事大厅、图书馆、车站、机场等公共活动场所和天河软件园、大学城等试点示范区域建设,为市民免费提供宽带无线上网访问政府信息网站的服务。至2011年,在广州区域内实现TD和无线通信互联网络体系(WLAN)全覆盖。3年内实现TD的长期演进(TD-LTE)。同时,提供基于“无线城市”的无线接入、政务、民生等信息化应用。加快TD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运营步伐,在个人、家庭、行业等信息化市场全面引入TD应用,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将使广州在信息化建设上领先全国。

tujian.org



  此外,广东移动将投入10亿元,实现广州71个亚运场馆的GSM、TD、WLAN等网络覆盖,全力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研发移动电子门票、赛事信息发布、手机赛事直播等应用,在广州亚运会期间提供更高带宽的TD-LTE试商用服务。双方还将携手推进“无线电子政务”和“无线城市”民生服务工程;由中国移动投资66亿元建设“南方基地”,预计带动产业链产值200亿元,构建国际枢纽型信息港;推进珠三角信息化工程,加快广佛同城化进程。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认为,这一合作对“信息广州”建设,对产业高级化、城市功能高端化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智能化都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对广州做大做强信息产业、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实现“三促进一保持”也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广州市将借助亚运东风,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平台,大力推动电子政府建设,推动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流程的优化和重组,早日建成高度信息化、全面网络化的“信息广州”,让市民和企业充分感受到“数字亚运”带来的生活和工作便利,以信息化推动城市现代化,提高广州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表示,将充分调动优势资源,一丝不苟地落实战略协议中的各项内容,积极推进珠三角信息一体化进程、推进广佛公共服务一体化、信息化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同时,纵深地拓展涉及政务、商务、产业、民生、社会等各领域的合作空间,提速“信息广州”建设,打造“数字亚运”盛宴,让移动信息技术成为广州发展腾飞的新引擎。
     相关链接
    ·罗京等80位“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受表
    ·西航集团公司成立“吴大观设计室”
    ·《六个“为什么”》一书紧密结合实际直面重
    ·及早谋划,让老年人口大国养老无忧
    ·南京车祸:法律如何回应民意
    ·监管民办高校,不妨借助社会力量
    ·医保起付线可进一步降低
    ·人民英模:王尔琢
    ·最高法院:所有职务犯罪减刑、假释一律公开
    ·“祸水”不是“红颜”想当就能当的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