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医护人员:在我们眼里没有民族,只有伤员
2009-07-10
  “7·5”事件发生后,乌鲁木齐市的医生、护士自发在第一时间赶到各个医院抢救伤员。

  “在我们眼里没有民族,只有伤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胰腺外科、腹部创伤外科主任多鲁坤·买买提明告诉新华社记者。

  多鲁坤说,事发当晚,正在家中和家人看电视的他,在听说此事后立即赶到医院。“第一个病人不是我收治的,我来的时候医院里面已经挤满了伤病员和医生护士。那场面,真是太惨了。”他说:“当时根本来不及思考,立即投入战斗。这是在救命啊。”

  当晚,这家医院收治了上百名伤员,是“7·5”事件后救治伤病员最多的医院之一,那一夜也成了所有医护人员的不眠之夜,人人都在紧张地工作。

  “令人印象深刻的病人很多,有的整个头皮都裂开了,有的全身都是血。”护士长周彩霞说,“伤员不断送来,来一个就有一群护士冲上去--包扎、找血管、输液……连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来不及多看。”

  “渐渐地我们的动作都有些机械了。其中有一个人,怎么找都找不到血管,身体冰凉,手指掰不开,直到我们意识到他已经死了。”周彩霞说。

  经历过非典疫情的周彩霞难以用语言形容此时的感觉,她叹了一口气说,到现在她还没能整理好自己的思绪。已连续四天奋战在一线,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疲惫的神情和重重的黑眼圈,但是在病人面前,她始终保持着温和的微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必须保证自己的安全和情绪稳定,这样才能帮助别人。”她说。

  4天以来,这家医院已经先后收治了300余名伤病员。而这些医生护士一直没有回家,又当医护人员又当保姆,除了照顾病人的伤病,还要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40多岁的维吾尔族大妈阿斯亚是人民医院里医生和病友都非常照顾的患者之一。“7·5”事件当天,阿斯亚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十几个人,自己的左手却被人用铁器打成骨折,她的店铺也被烧毁。现在生活来源没了保障,孤苦无依的她觉得医院里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人。

  左手缠着绷带和石膏的阿斯亚说,她的主治医生王家敏对她非常好,同一病室的两个年轻女孩也对她照顾备至,她觉得“很温暖”。

  “我虽然叫不上来他们的名字,但我看到他们每一个人都很亲切,他们对待我就像对待家人一样。”32岁的刘红涛说。“7·5”当天,他被连砍四刀,其中一刀砍在脖子上,登时鲜血直流。他的主治医师艾哈买提·白克告诉他,这个伤口非常深,差点使他丧命。

  记者见到穿着蓝色病号服的刘洪涛时,他刚刚领到医院免费发放的午餐盒。他说,和他一样在“7·5”事件中受伤的群众,所有医药费全免,将由政府提供。

  “很感谢他们,真的,真的。”不善言谈的刘洪涛连说了好多个“真的”。在简短的谈话期间,一有护士路过,他就会充满诚意地点头微笑致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医院是个多民族集体,新疆的13个世居民族,这里都有,平时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多鲁坤说。

  他说,现在医院收治的伤员和病人也是各个民族都有,他们天天住在一起,吃在一起,有的甚至就睡隔壁床,伤员从来没有发生过冲突。

  “制造骚乱的只是极少数人,老百姓都还是很善良、很友好的,这是我们新疆的特色。这种特点会一直延续下去的,相信一切都会过去,新疆很快就会恢复的。”多鲁坤说。(记者姬少亭 潘莹 阿依努尔)
     相关链接
    ·实业界理论界争议出口退税“最后一个点”
    ·高房价不等于高质量 “放心房”在哪里
    ·昆明政府部门流行实名回帖 第一时间答复问
    ·邓小平爱读《聊斋志异》 "猫论"
    ·眉山吏治:小学生都知道的,还需发文件?
    ·重庆"念叨队"烦走占道小贩 管理
    ·重庆不公开名单缺乏维护高考公平的诚意
    ·中纪委巡视组长祁培文:干部必须谨防“第一
    ·请重庆公开“成年责任人名单”如何
    ·大学生入医保体现责任合理分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