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防控疫情切忌“防范疲劳”
6月7日,广州市第七中学考场的工作人员在调试测温仪。当日,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开始进行。为严防甲型H1N1流感,广州市要求每个考场都配备有红外测温仪器。实施感觉异常考生自行申报结合监考老师发现异常抽查测温的方法防控甲型H1N1流感。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周婷玉)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国内地确诊病例也越来越多,全国基于社区水平的疫情流行和暴发的危险仍没有消除。面对这一防控形势,每个人都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切忌“防范疲劳”和“侥幸心理”。
人们对于一件事情的关注度,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甚至是麻木。正是基于这样的规律,面对当前的流感疫情,一些人开始出现了“防范疲劳”,还有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或自己的亲友不会那么巧被感染。
此前北京报告的一名确诊病例就是一个这样的事例:患者何某明知自己在国外接触过患者,回国仍会友聚餐,乘地铁和出租车,而其亲友对他也没有警惕,更没有提醒或劝说其居家观察,结果造成密切接触者众多且难以追踪。这为疫情防控带来很大的隐患。
前一段时间,全国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门到个人,都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有效降低了疫情在国内的传播速度。针对将来可能出现的较大范围的持续人间传播或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国家也已部署了相应的对策。因此,对于国内病例的增多以及本土病例的出现,公众不必恐慌。
但在疫情未解除之前,公众也不能放松必要的警惕。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还有一部分感染者症状轻微甚至不发热却仍具传染性,因此仅靠政府部门的防堵是不够的,还需要每一位公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这样甲型H1N1流感疫情才能真正做到可防、可控。
公众应掌握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了解权威的疫情防控信息和政策。每个人都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意识,主动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对自己和亲友的流行病学史要进行主动申报,回国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居家观察,不可心存侥幸;有流感样症状一定要主动就诊,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疫情的扩散。
主动参与、配合疫情防控,是每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这既是维护他人的健康,更是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
甲型流感反季传播超预期 专家呼吁克服防范疲劳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近日指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反季节传播能力超出预期,防控甲型H1N1流感是一场“持久战”,每个人都要克服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范疲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