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亲稳发掘汇报
亲稳发掘汇报软件,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搜索
·入编邀请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专访湖南副省长刘力伟:民众不同意污染项目挪位置
2009-06-05
  【编者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步提高,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普通百姓,已经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中央精神号召,从百姓的生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考虑,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治理湘江流域,农村环保试点等等。如今,湖南的环境质量怎样?湘江治理情况如何?老百姓的心声是否得到解决?

  在世界环保日之际,我们推出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力伟的专访,以飨读者。

  【关于思路】

  环保工作应该是两条腿走路

  记者:刘省长,很高兴能采访到您。环境问题是一个普遍关注的话题,您作为分管环保工作的副省长能否介绍一下目前我省的环保情况?

  刘力伟:进入“十一五”以来,我省能耗指标逐年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双下降”,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节能减排和湘江水污染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去年,全省96个地表水省控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83个,占86.5%,较2007年提高4.2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均值较2007年下降5.6个百分点,10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城市比例由2007年的50%上升到71.4%,长沙市这几年空气质量改善很明显,去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9%以上,怀化市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了362天以上。


  记者:我们注意到,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节能、减排两个约束性指标,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刘力伟:作为一个硬性指标,就是说要素性指标,全国都是这么定的。工业再发展,GDP再多,但是这个没做到,还是不行。我认为这很好,如果不上升到这样的一个水平,环保是做不好的。

  记者:有人认为,降耗、减排的指标能不能完成,和官员是否单方面追求GDP的思想有关系,您怎么看?湖南是如何提高政府部门和官员的环保意识?

  刘力伟:我认为不存在。对政府来说,“权力就是责任”,我们首先通过制度建设,把环境治理作为职能部门和官员考核的重要内容。我们成立了以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宪平为组长的湘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整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和湖南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建立了环保例会制度,进行环保专题研究和部署,并对整治效果采取严格的督查和检验。省政府每年拿出大量资金进行生态建设专项奖励。

  记者:吴敬琏先生曾提出一个观点,不应只依靠行政命令和约束性指标,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综合运用市场交换、政策引导、完善税制、干部考核等各种手段,效果可能会更明显。对他这个观点,您怎么看?

  刘力伟:对他这个观点我同意。环保工作应该是两条腿走路,作为政府来说,环境保护肯定是政府职能;另一条路要社会参与,怎么参与?通俗地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怎么出钱出力?我的观点是,假如我这个企业有一定的指标,我现在不用,或者我通过技改以后实现零排放,我有一定的环境经验,可以把指标转移给另外一个工厂,让他去有偿使用,就像卖资源一样。

  社会参与的情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老百姓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个一定要在整个民众中形成这样一种风气。比如说我们的垃圾分类问题,民众现在没什么意识……我认为这都包括在社会参与层面,不能纯粹靠政府带动。

  当然政府有主导,政府要主导。在卖电池的商店放一个篓或者搞一个箱,群众买电池的时候把废电池带来扔在那里,再由环保部门统一来处理,这不是简单多了吗?但是现在老百姓随便扔,处理时又要分类,又要花多少工艺把这些电池从垃圾里面找出来。

  【关于发展】

  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记者:我们知道湖南是一个资源比较丰富的大省,尤其是矿业、钢铁资源比较丰富,也是湖南发展的重要方面,您如何看待重工业的发展和生态的保护,也就是说,怎样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者的关系?

  刘力伟:当前,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以牺牲、破坏环境与生态平衡为代价的。尽管这些地方获得了一时的发展,但从长远角度讲,却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经济发展破坏了环境生态,而环境生态的破坏,却反过来使经济失去了发展的后劲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等到这种灾难达到一定的极限,需要花大力气和代价来改善环境和生态的时候,无形中又阻滞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正视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发展。首先,必须坚持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谋求经济的发展。任何经济完全可以通过良性循环的途径获得发展,比如造纸业、煤炭开采业、化工工业等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明显的工业项目可安装控污设备来保护生态发展。其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农村的各项规划工作,在保护好环境和生态的基础上,让环境和生态反哺人类。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可为城市、农村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机遇,提供发展的平台。环境生态的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关键是要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充分利用环境生态的优势促进地方经济持久、良性的发展。

  我省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方面做得比较不错,环保系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当严格,实行“四个不批”: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项目,对选址、布局不合理的项目,对饮用水源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对排污总量已超过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的新增污染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记者:近年来,我省有没有企业或者单位因为环保问题受到处罚?整改情况如何?

  刘力伟:有。去年以来,对永州市人民医院、南华医院等单位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湘潭市水泥制造有限公司、湖南韶峰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嘉禾县人民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长沙力金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下达了限期改正通知书。这些单位和企业都进行了积极整改,并全部达标。

  记者:企业搞好环保的原动力何在?

  刘力伟:就企业而言,“财富就是责任”。我们在全社会树立这么一种意识,把生产是否符合环保标准,作为对企业法人进行道德评判的重要标尺。有些地方推行企业法人承诺制和公开道歉制,可能产生污染的企业必须向社会承诺搞好环保,“严重犯规”的企业要在媒体上向当地人民道歉,甚至对一些群众关注度高的项目,一视同仁,推行环评公示制,以体现公平。我认为这些制度很不错,有部分是我省环保系统正在实施的,有部分是我省没有的,们可以考虑借鉴过来。

  记者:有些人担心,环保门槛的提高,会不会影响湖南的招商引资?会不会影响湖南的经济发展?


  刘力伟: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去年,我省还否决了一些重污染化工项目的落户,我们不要以污染为代价的GDP增长。从更长远的视角看,生态建设改善了,只会吸引更多更好的项目,湖南的区域竞争力会更强。

  【关于百姓】

  民众不同意,污染项目挪位置

  记者:湘江的水环境状况不仅直接维系着湖南许多百姓的生计,而且对于中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关联紧密。您能否谈谈我省将对湘江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整治情况?

  刘力伟:省委、省政府对湘江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整治非常重视,成立了由省长周强任主任的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领导委员会。去年4月,我们正式启动了《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计划在未来三年时间内投入资金174亿元对湘江流域水污染进行集中整治。根据这一方案,湖南省将对湘江沿岸851家污染企业进行集中整治,通过取缔关停一批违法企业、淘汰退出一批落后企业、停产治理一批污染严重企业、限期治理一批重点污染源、搬迁一批布局不合理企业以及在湘江流域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项目123座等措施,争取到2010年实现流域水环境质量功能达标。


  目前,湘江流域第一阶段761家企业实现整治,长沙、湘潭段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整个治理进入攻坚战。今年重点完成122家限期治理企业和36家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督促这些项目早开工建设和运行;进一步巩固前段整治成果,加强对已取缔关闭、淘汰退出、停产治理企业的监管,严防死灰复燃;力争湘江生态环境治理规划纳入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做好规划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记者:近年来,湖南省在农村启动了环保试点工作,其效果如何?

  刘力伟:近年来,湖南省在创新农村环保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长沙市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制定了以“新农村、新环保、新生活”为主题的农村环保工作3年行动方案,着力建设农村生产生活的“三区二体系”,即生态居住区、生态养殖区、生态种植区和废水处理体系、废物处理体系,探索农村环保自治新思路。组织环保专家、环保部门干部职工和大学生环保义工组成工作组,进驻107个示范村,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和培训,帮助农村编制村级环保规划,进行农村污染的自我治理。试点示范村的环保工作从“被动管理”逐渐转变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和自治行为,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的农村环保自治模式初步形成。



  记者:环境问题引起普遍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百姓对环境问题的心声。湖南在环保方面如何建立对话机制,让百姓对环境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刘力伟:为了及时摸清、全面了解湖南环境质量状况,省和各地州市环保部门经常会对环境质量状况作专门研究,有关情况也多次公开在媒体上披露。每年省和各地州市环保、城管、水务等涉及到环境生态建设的政府部门,都会刊出环境质量白皮书,政府有关部门还定期公布包括大气环境质量、饮用水源水质等方面的监测报告,省和各地州市环保局还设立了专门的环保投诉热线,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环评、公示、听证等。从这些渠道来看,湖南的环境信息是公开的,机制是透明的,社会监督是开放的,对话机制也是多层次的。

  可以说,对湖南6845.20万人而言,环境是最大的民生。目前,“既要小康,更要健康;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已经成为省委、省政府和企业自觉遵循的发展理念。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在娄底涟源,当地富锰渣比较丰富,适合提炼铁合金,有企业有意投资建厂,且这一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不过,提炼工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比较大。环保部门进行开展环境评价时充分开展民意调查,许多民众提出了反对意见。由于百姓的呼声,这一项目最终迁移至偏远地区。这也可以说,是湖南省环保局按照“改善环境质量,保障民生健康”的原则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个缩影。

  当然,我们可以把这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好,如加强环保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环保信访制度,对举报环境违法属实者奖励等等。希望广大市民继续支持政府、理解政府、相信政府,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有计划、有措施把环境建设得越来越好,真诚期盼广大市民一如既往地参与环境保护,像爱护眼睛一样把环境保护好。

  记者:2009年4月18日,“2009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国际合作高层论坛”在长沙召开,论坛紧紧围绕“两型社会”这一主题展开,您认为这次活动将会对湖南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产生哪些实质效应?

  刘力伟:2009年,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全面推进,各专项改革方案正在启动,大批重大项目也在抓紧实施。在此背景下,湖南迎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国际合作高层论坛,可谓恰逢其时,天赐良机。

  论坛期间,我省精心准备了一大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合作项目。其中,联合国《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赠款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环保改造项目,中意环保技术合作项目二期,太阳能光伏板制造基地、太空太阳能发电厂建设项目等22个项目现场签约,其中境内合作项目总投资逾38亿元人民币,外资合作项目总投资逾40亿美元。长沙、株洲、湘潭、益阳4个城市和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公司、远大空调有限公司、老百姓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华能自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宏灏生物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凯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还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

  我认为,论坛的举办不仅能让湖南广泛学习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和模式,将国外环境治理经验、技术和资本运用于湖南特别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改革创新中,更能集聚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和现今资本,为全面推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增加动力。(曹辉黄维陈海波)
 相关链接
·南京玄武湖国庆换新装迎八方客
·西康铁路复线首座桥梁成功架通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迎来第5000万名游客
·武汉铁路今日迎来客流高峰
·北京怀柔:国庆佳节忙秋收
·“纳沙”影响南宁趋于结束
·中国航天专家在国际宇航联大会上获两项大奖
·客运值班员 假日更忙碌
·坚守急救 我工作我快乐
·湖北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摄影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 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956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 亲稳舆论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国礼卡 福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