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推进特色商业街工作将试开“市民夜市” |
2009-06-03
|
|
人民网上海6月2日电 (励漪 陈宇先)上海市商务委今天召开特色商业街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推进上海特色商业街的建设和发展,为扩大消费、完成全年目标和塑造“世博会”期间城市商业新貌、满足外来宾客消费需求做出新贡献。
至2008年底,上海全市共命名了27条特色商业街,对创新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黄浦区商务委及杏花楼集团重点推进福建中路中华名品一条街和云南路美食街的规划和建设;静安区商务委加快吴江路休闲街的建设发展;卢湾区商务委围绕“迎世博”建设新天地等地标性商业;奉贤区和青浦区推进人民南路、朱家角北大街特色商业街进一步提升发展。
上海的特色商业街建设成为政企合力、扩大内需的新样板。
通过制定年度目标、举行联席会议等,各区县政府对商业街结构和特色进行合理有序地调整。如卢湾区专门成立推进商业结构调整联席会议,统筹淮海中路特色商业街的调整工作;逐步建立起相应规范和运作流程。如对街区建设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布局、统一招商,注重店招装饰与街区环境有机结合,品牌个性与街区定位协调融合,建筑风格与街区风貌相互吻合;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委托世界著名物业中介机构进行总体设计,提高了品牌和商品组合质量;特色商业街建设注重与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相结合,将历史建筑、地域风貌、商业文化和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入其中,对规划建设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特色商业街按照“修旧如旧”、适度发掘的原则实施保护性开发。通过挖掘古镇、古建筑、老洋房、老厂房等优秀历史建筑的价值,突出商业街区的文化氛围;通过对老店、名店、特色店的引进集聚,丰富特色商业街的内涵。
据悉,在2010年世博会召开之前,上海将会有一批国内外知名度较高、集聚效应突出、地域特征鲜明、行业特色显著、区域分布合理、文化底蕴丰厚、拉动消费作用明显的特色商业街成为喜迎世博的重要载体之一。
一是制定发展规划、调整功能布局。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结合区域城市建设、商业规划实施等,制定区域特色商业街建设、改造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以营造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环境为出发点,促进商业服务业经营特色、功能、规模、形态布局、业态组合等全面优化,进一步形成旅游、购物、休闲等综合功能。
二是实行优胜劣汰制度。市商务委今年将继续命名一批特色商业街。对已经命名的27条特色商业街,实行优胜劣汰制度,确保上海特色商业街的功能和形象。
三是形成企业自律机制。要围绕经营企业自律管理和“诚信经商”等,形成相应的规约和制度,积极探索依靠骨干企业民主自治决策,在调整结构、业态布局及经营企业准入退出等方面形成相应的管理机制,促进特色商业街不断调整和完善,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是开展“市民夜市”试点。在对现有的城市商业布局和服务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城市管理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市民夜市”布局规划,并应在谨慎试点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力争在世博期间推出几条夜市特色街,以全面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梯度需求,成为海内外宾客观光休闲消费的商业景观和城市记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