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医改整体方案发布后,有关医改进程的消息一度陷入了沉寂期。眼下,医改操作性文件开始有了眉目。国家发改委官员5月27日告诉记者,目前发改委正在协调相关部委,争取在6月陆续出台医改配套文件。知情人士介绍,甲流感暴发,利益博弈是近来医改“沉寂”的原因。地方的落实性改革也因此大多处于“观望”状态。
“配套文件起草过程中,需要不断平衡各部门利益。”这句话公众极其熟悉。因为从医改方案制订的初始,一种得到公认的观点就是,不打破消除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医改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推行和成功。现在,利益集团的博弈依然还能如此有力地阻挡住医改的进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关于利益重新分配的基本共识可能还依旧未得到达成和确立。在未来,这种暗地里泉涌的种种力量,可能依然还会很有力地影响着新医改的进程,这是公众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局面。
按照专家的观点,医疗体制改革本质上是社会公共财富的再分配,伦理上涉及社会公正与正义,经济与管理上涉及各个阶层、利益集团的逐利博弈和理性之间的平衡张力。站在公众的立场,如果当前医改由于种种因素一天天被慢慢拖延下去,足以验证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公共利益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博弈过程中,公众依然是处于下风的,他们对医改寄托的希望仍然有面临夭折的危险。
改革政策制订了,但在实施过程中却过于拖延,这不但会逐渐浇冷公众参与改革的热情与动力,还会令政府出台的政令难以获得足够的民意支持,由此也必将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所以,医改如此“沉寂”绝非公众之福。
(广东 吴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