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图文聚焦 > 现代女性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解读“中国式婆媳”的心理暗战
2011-02-06

  婆媳关系中客观存在着婆媳两代人不同的社会观念差异。婆媳由于成长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历下形成的价值观念有很大差别,各自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处事方式也各不一样,家庭消费观也往往截然不同,如果彼此不能适应和宽容对方,就会产生隔阂。

 

 

  在中国人的各种家庭关系当中,婆媳关系大概是其中最复杂、最微妙的。对此,“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从古至今的各式文艺作品中对婆媳关系的描写也是“剪不断,理还乱”。

 

  从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到如今屡屡掀起收视热潮的影视作品,如《婆婆、媳妇和小姑》、《麻辣婆媳》、《双面胶》等等,婆媳冲突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最讲究道德伦理的中国人,遭遇最尴尬的道德难题—中国式婆媳关系。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绝对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是家庭中环环相扣的重要人际关系。协调处理好婆媳关系,对家庭幸福、社会和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想要化解旷日持久的婆媳矛盾,就要先弄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婆媳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著名心理学专家筱丹老师从专业的角度,为中国婆媳的相处难号脉。首先,婆媳关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家庭关系,既不同于亲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也不同于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关系,因此缺乏天然的凝聚力,在归属感上有所区别,容易形成“等差之爱”。而婆媳往往对对方都有自己的心理期待,这种期待又大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一旦无法满足对方的预期,婆媳双方就因此而渐生嫌隙。事实上,对各自家庭和家人的厚此薄彼和亲疏之争,正是婆媳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婆媳关系中客观存在着婆媳两代人不同的社会观念差异。婆媳由于成长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历下形成的价值观念有很大差别,各自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处事方式也各不一样,家庭消费观也往往截然不同,如果彼此不能适应和宽容对方,就会产生隔阂。比如,在婆婆一方,容易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而管制、挑剔媳妇;在媳妇一方,容易自恃自己有文化、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不满足于受管,而要求在家庭中有更高的话语权。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冲突,使婆媳关系出现危机。加之婆媳同为女性,心思细密,往往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强烈反应,提高矛盾冲突的概率。

 

  同时,婆媳之间存在潜意识的情感之争。婆婆多年来习惯于照料子女的母亲角色,儿子婚后的生活重心则更多偏向自己的小家庭,她们常常无法立即适应这种变化,也不放心由别人照顾儿子,所以免不了事事插手,引起媳妇不快。而儿子和媳妇之间的亲密,也会让婆婆产生被冷落之感而迁怒于媳妇。

 

  尽管婆媳难处比较常见,但并不是所有的婆媳关系都是充满火药味的。有些婆媳间的关系也十分融洽,互相尊重,互相体贴。筱老师指出,要达成婆媳间的这种和睦相处,需要婆婆、媳妇和儿子三方的共同努力。

 

  首先,需要婆媳双方调适内心期待值。婆媳之间难免发生意见分歧,也难免出现对问题处理不当的情况。面对矛盾和差异,要站到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采取彼此宽容的态度。婆婆作为长辈,要有接受新生事物的意识,同时逐渐适应新的家庭结构,把儿媳当成亲身女儿一样予以关心、爱护和帮助;媳妇作为晚辈,要懂得体谅婆婆的难处,尊重和理解婆婆的个人习惯,主动沟通,贴心关切;在婆媳这对矛盾体中,儿子的作用举足轻重,不能介入和偏向任何一方,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在母亲和妻子之间进行感情的调适与沟通,同时注意营造宽松、自由的家庭气氛,增加家庭生活的情趣,及时抵消和疏泄婆媳间的不愉快。主动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可以有效地化解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纠纷。

     相关链接
    ·80后男人口述妻子20条标准
    ·男友难耐寂寞另觅他欢
    ·80后玉男最动心的七种女人
    ·我遭遇的那7次离奇相亲
    ·最易抓住男人心的8种女人
    ·再遇初恋 给他一个拥抱
    ·这么做都不分手说明他爱你
    ·男女相处最具暗示性6句话
    ·看他对你暧昧还是真爱
    ·25岁是女人好色的开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