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国家记忆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妇女的状况(1994年)
2009-05-21

    中国政府重视家庭建设,把家庭的稳定与进步作为促进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基础。各级政府把家庭文化建设纳入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许多地方建立了敬老协会、道德协会、红白理事会等,有效地改进了家风、村风。多年来在中国城乡兴起的创建文明家庭、美好家庭活动和各类家庭文化建设活动,对提高家庭成员整体素质,促进家庭民主、夫妻和谐和家庭人际关系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各种社会福利事业,努力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的进程。国家重视并支持地方开展社区服务,兴办了大批便民利民的服务网点,大力发展食品、蔬菜、商业、煤气、轻工业品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产业。目前,多种形式、多种项目的家务劳动服务设施,正在中国城乡迅速发展。全国各级各类托儿所、幼儿园有近45万所,入园入托率城市达70%,农村达2%。方便食品、家用电器等已逐步进入家庭。就业妇女的家务劳动时间普遍降低。城市职业妇女家务劳动日均3.75小时,已接近发达国家妇女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妇女的生育自主权得到了应有的保障。旧中国,妇女是生育的工具,因不育或没有生男孩而被公婆歧视、被丈夫遗弃的现象比较普遍。新中国,妇女成了生育的主人,可以同丈夫平等地商议决定生与不生。历史上曾深受早婚和多子女拖累之苦的中国妇女,对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表现了极大的热情,绝大多数人自愿晚婚晚育,少生优育。目前,中国已婚妇女的避孕率达83%,有的地区达90%以上。1992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8.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6‰,比1970年分别下降了45.4%和55%,总和生育率也由1970年的5.81降至2.0左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妇女的生育健康受到国家的保护。旧中国没有专门的妇幼保健院,因孕产期病或其他妇女病丧失生命的妇女不计其数。新中国十分重视并积极发展妇幼保健事业。各级政府都设有妇幼卫生管理职能部门,城乡逐级建立了妇幼保健院所。到1992年底,中国已有妇幼保健院346所,妇幼保健所2841所,儿童医院34所,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城乡的妇幼保健网。目前,城市98%和农村70%的孕产妇能获得产前检查,全国新法接生率达84.1%。与建国初期相比,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下降到94.7/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31.42‰。一些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得到了有效防治,每年接受预防性普查的妇女近4000万人。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和医护条件差、妇女患病率高的状况,国家特别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保健事业,大力普及新法接生、妇幼保健、多发病防治和生活卫生常识,积极开展对民族地区妇幼保健医护人员和接生员的培训工作。各级政府还经常组织医学专家、医务人员到农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巡回医疗。为保障少数民族妇女的健康,国家对西藏等地区的妇女普遍实行免费医疗。目前,中国妇女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由旧中国的36.7岁提高到72岁,与中国男性相比高出3岁,比联合国提出的2000年世界妇女平均预期寿命65岁的目标高出7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在中国农村特别是比较偏僻落后的农村,还残存着少数包办买卖婚姻的陋习,溺弃女婴、拐卖妇女的案件也时有发生。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这些问题,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教育妇女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严厉打击各种残害妇女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妇女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 tujian.org

    七、中国妇女权益的组织保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中国,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组织,从自己的工作职能和任务出发,依法维护和保障妇女权益。

tujian.org

    中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制定和修改有关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监督有关法律的实施及政府保障妇女权益方面的工作。为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及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成立了妇女儿童专门小组,负责办理有关事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级委员会对有关妇女权益保障的立法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就有关妇女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国政协及部分省、市政协还设立了妇女青年委员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各部门负责制定和修改有关的行政法规,发布有关决定和命令,把发展妇女事业纳入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行政措施,领导和管理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各级司法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审理和判决各类案件,打击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分子,保障有关法律的执行。为更好地协调和推动政府各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国务院成立了由16个部委和4个群众组织的负责人组成的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台湾省除外)一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

tujian.org

    中国5800多个群众性的妇女组织经常向政府反映广大妇女的意见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它们是维护妇女权益的重要力量。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是其中最大的组织,该会由中国各族各界妇女联合组织而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群众性,拥有健全的工作网络,其基层组织遍布城市的街道和农村的乡村。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以代表和维护广大妇女利益为基本宗旨,致力于促进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妇联以其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和广大妇女的信赖,许多其他全国性的、地区性的或行业性的妇女组织(如女职工委员会、女科技工作者联议会、基督教女青年会以及女企业家、女工程师、女新闻工作者、女法官、女律师、女作家、女书法家等各种行业的妇女协会等)大多以团体会员的形式,加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由于各级妇联在团结妇女参与社会发展和维护妇女权益方面的努力与政府的目标一致,妇联的工作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支持和鼓励。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均设立了妇委会,它们在维护妇女权益方面做了切实有效的工作。 tujian.org

    各类宣传媒介、研究机构为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配合作用。中国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注重宣传国家有关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增进全社会对妇女权利、作用的认识。各种妇女群众组织创办了不少妇女报纸刊物,仅各级妇女联合会就有报刊47家。一些综合性的报纸和电台、电视台也辟有妇女专栏,向全社会进行妇女问题的宣传。中国还成立了一些全国性、地方性的妇女问题研究机构,它们的研究成果也促进了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述这些组织机构相互配合、协调,在消除对妇女的歧视,维护男女平等,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妇女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就是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及群众团体的共同努力下颁布实施的。该法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首先倡议,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妇女大会的代表提出议案、提案和建议,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视和采纳,并委托全国妇联、民政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承担起草任务。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和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积极参与了起草工作。该法颁布后,上述各机构还就这部法律的普及和实施,开展了调查和宣传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针对近年来有的地区重新出现的拐卖妇女儿童及卖淫嫖娼的犯罪活动,198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坚决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的通知》;1991年全国人大根据有关党派、团体的建议,又制定了《严惩卖淫嫖娼的决定》和《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有关部门连续召开了三次工作会议,加强了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使上述犯罪活动得到了遏制。1992年中国拐卖人口的案件立案数比1991年下降了35.2%,1993年又比1992年下降了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提高妇女素质是保障妇女权益的一项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1989年以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十几个政府部门,在全国农村各族妇女中开展了“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的“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在城镇开展了“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女性,为‘八五’计划建功”的“巾帼建功”活动。到1993年底,全国有1.2亿农村妇女参加“双学双比”活动,其中9000万人接受了各种实用技术培训,1000万妇女在双学中脱盲;51万妇女获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在老少边穷地区,举办了扶贫培训班250期,建立扶贫联系点4500个,联系点的贫困户中80%解决了温饱问题。有3776万城镇妇女参加了“巾帼建功”活动,4672人被评为省级以上“巾帼建功标兵”,15132人获省级以上女能手称号。中国妇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口号及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90年代中国妇女发展的十项目标,在妇女中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亿万妇女在“四自”口号和十项目标的鼓舞和激励下,正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八、积极参与国际妇女活动

tujian.org

    中国承认和尊重《联合国宪章》中关于男女平等的原则,赞赏和支持联合国作出的提高妇女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努力。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妇女领域的活动,遵照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妇女的友好交往与合作,为在全世界实现男女平等、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tujian.org

    1971年10月,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系统妇女领域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在联合国系统的有关妇女机构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自1974年以来先后五次当选为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成员国。中国代表在妇地会的会议上,以不同的形式向各国代表阐述了中国妇女对于维护和平、参与发展、促进男女平等的主张,与各国妇女广泛交流提高妇女地位、发挥妇女作用的经验和信息,增进了相互了解,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1982年以来,中国专家连续四次被选为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委员,并积极参与审议各国政府提交的报告,努力促进消除歧视妇女的现象。1985——1988年,中国当选为提高妇女地位国际研究训练所董事会董事,为开展妇女研究和培训工作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是1980年首批签署《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国家之一,并按规定及时提交了执行“公约”情况的报告。中国参与审议和制定了《到2000年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并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实现《内罗毕战略》所规定的目标。中国政府一贯实行男女同工同酬政策,并于1990年正式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的《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支持并参与“国际妇女年”和“联合国妇女十年”的活动。中国政府曾派代表团出席在墨西哥城、哥本哈根和内罗毕举行的三次世界妇女大会,并出席了五次国际筹备会和两次区域性筹备会议。在会上,中国代表充分肯定“联合国妇女十年”的活动,并就制定未来提高妇女地位的战略和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阐述了中国的立场和观点,为历次大会的成功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的妇女组织还派代表参加了与三次大会同时举行的非政府组织论坛的活动。中国先后十七次参加联合国系统举办的旨在实现妇女十年目标的培训班和研讨会,同与会各国交流了经验,增进了友谊。

 相关链接
·逝世人物:侯耀文
·逝世人物:薄一波
·逝世人物:黄 菊
·中国的减灾行动(2009年)
·西藏民主改革50年(2009年)
·2008年中国的国防(2009年)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8年)
·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2008年)
·中国的法治建设(2008年)
·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状况(2008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